政府時間軸
1980s
李登輝市長首次提出關渡平原開發構想
2009.01.05
部分區域公告徵收,納入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用地
2015~2018
北市府推動「休閒農業區」與「關渡綠色願景」
2020
大度路拓寬、貴子坑溪旁道路改善,提升交通便捷性
2025
規劃中研擬生態社區、文化休閒、農業並存的區域模式
自民國 70 年代起,歷任市長都曾提出開發理念,包括大巨蛋、國際花卉博覽會展場等方案。部分區域(承德路六段一帶)已於 2009 年劃入北投士林科技園區,但關渡平原整體仍以農牧用地為主。現任市府則將大度路以北規劃為水稻農業區、大度路以南增設公共設施,並以「市民休閒」為核心推動。2020 年起市府更投入經費,拓寬大度路與貴子坑溪旁道路,改善交通與安全,為平原未來利用奠定基礎。
隨著近年 北士科產業聚落成形、社子島開發啟動、以及洲美快速道路與輕軌捷運的推動,關渡平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,逐漸成為台北市都市發展與生態保護的下一個焦點。
1980s
李登輝市長首次提出關渡平原開發構想
2009.01.05
部分區域公告徵收,納入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用地
2015~2018
北市府推動「休閒農業區」與「關渡綠色願景」
2020
大度路拓寬、貴子坑溪旁道路改善,提升交通便捷性
2025
規劃中
研擬生態社區、文化休閒、農業並存的區域模式
喬大地產的優勢
喬大長年深耕北投、士林,具備跨區域大面積土地整合經驗。
在關渡平原,我們能協助地主在政策尚未完全落地前,先行整理資產,掌握未來方向。
喬大是全台唯一能從農地整合 → 抽籤配地 → 協議價購 → 合建合作 → 成屋落地一路串聯的開發商。
這意味著地主未來可透過「以地換房」的方式直接分享成果,讓資產從農地逐步轉化為住宅或收益型不動產。
累積整合交易逾 50 萬坪、市值突破數千億元,規模穩居北台灣第一。
將零散的土地資源整合為完整街廓,讓居民生活改善,讓社區與城市一同升級